2016古艺术藏品「上海」品鉴会主办方林达理、赵连玉先生访谈
发布时间: 2016-11-28

澳门中华艺术交流促进会副会长、收藏家林达理先生在2016古艺术藏品「上海」品鉴会现场
小 编:林先生请谈谈您的收藏历程?
(注:林达理先生为澳门中华艺术交流促进会副会长、收藏家)
林达理:由于家庭的影响,我对历史和文化有很深的兴趣。后来走过了很多地方,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不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感情也日益深厚。一有机会就收藏和文化有关系的小物件。首先是玉器。由于早先从事地质工作,对矿石比较了解,因而对玉器和翡翠产生了很深厚兴趣。八十年代,我在玉器厂担任厂长,开始了玉器收藏的历程。在玉器收藏的过程中,我发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收藏品类十分丰富,玉器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门类,而瓷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之深,比如中国在英语中被称作China,也就是瓷器。而瓷器中,高古瓷最出彩。
澳门中华艺术交流促进会副会长、收藏家林达理先生接受上海媒体采访
高古瓷横跨汉至宋、元一千多年的历史,瓷以单色釉为主,而且窑口众多,各个时期的瓷器特色各异,精彩纷呈。在收藏高古瓷时,我意识到:酒和茶文化在历史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而酒和茶都离不开壶。收藏讲究专项,于是,我选择了古壶收藏专项,开始了漫长的壶文化收藏和探索历程。古代青瓷分南北两大系统。南方以越窑、建窑为主,北方以耀州窑、磁州窑、定窑为主,后来至宋朝发展到高古瓷的顶峰,出现了五大名窑: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均窑。我尽自己的能力、依据自己的财力收藏各个窑口的高古瓷壶,迄今为止共收藏了108把。在收藏的过程中我不断吸收好的,淘汰差的,让108把古壶更加精彩,形成今天的收藏格局。
楚文化收藏源于我在古壶收藏中的一些偶然机遇,我接触了在春秋、战国时期长江流域文化中的楚文化,觉得这支文化非常不平凡,代表了当时古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平。在收藏古壶的过程中我偶然看到别人收藏的漆器,被漆器的精美、作品想象之大胆、艺术水平之高所深深震撼。90年代至今,我开始系列收藏楚文化艺术品,以漆器为主,还包括帛画、青铜、丝绸等,过程十分艰辛。民间藏家收藏的漆器大部分残破不全,品相完整而又精美的很少。我花了很长世间才找到这些完整而精美的漆器,耗费了很多的心力和财力,才终于形成今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高古壶文化和楚文化系列收藏。
能在著名的云洲古玩城举办2016古艺术藏品「上海」品鉴会,展示古壶文化和楚文化系列收藏我十分高兴,能为弘扬中华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我也感到由衷高兴。
澳门中华艺术交流促进会会长赵连玉先生在2016古艺术藏品「上海」品鉴会现场接受上海媒体采访
小 编:赵先生,请您简单的介绍下澳门中华艺术交流促进会?
(注:赵连玉先生为澳门中华艺术交流促进会会长)
赵连玉:澳门中华艺术交流促进会中收藏家人数占50%,艺术家占20%,教育工作者占20%,社会活动家占10%。澳门中华艺术交流促进会旨在将民间收藏家的藏品通过团体进行保护,并向社会展示,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会考虑最近一两年建立一座民间艺术博物馆,将特定时期有特点的、保存较好、有艺术魅力的藏品向大众展现。通过集体的共同努力,在管理有序的博物馆中进行保存,定期供广大市民和国内外友人和文创工作者观赏、学习和研究。目前,已经数位藏家提供他们的藏品,每个藏家各有特点,但是比较集大成、保存较好、艺术价值水平较高的要数林达理先生的这批藏品。
澳门中华艺术交流促进会会长赵连玉先生在2016古艺术藏品「上海」品鉴会开幕式上致辞
2016古艺术藏品「上海」品鉴会
时间:2016年11月25日-11月28日
地点:八楼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澳门中华艺术交流促进会
协办单位:上海市收藏协会 上海古玩经营协会
承办单位:上海云洲古玩城
2016古艺术藏品「上海」品鉴会现场:





